



8月11日下午,省法院副院长傅国庆参加省扫黑办组织的扫黑除恶新闻发布会,回答了记者提出的“疫情常态化条件下法院如何开展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审判执行工作”问题。
傅院长说,今年以来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全省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积极克服各种困难,围绕全国扫黑办提出的“确保万起案件依法审结”的硬任务,优化资源配置,创新工作方法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专项斗争武艺,基本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“两不误”“双推进”。截至目前,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案件98件、涉恶案件760件,判处刑罚5475人;二审审结涉黑案件49件、涉恶案件279件,判处刑罚2796人。一方面,坚持有解思维,在变局中开新局,案件持续“清结”不停滞。在完成专项斗争各项任务与做好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下,迎难而上,积极探索庭审方式变革,实行“多点互联+线上审判”的互联网庭审新模式,将线下“面对面”的庭审变为线上“面对屏”的云庭审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多点互联+在线审判”的“云办案”模式,提讯案件187件1107人,召开庭前会议42场次318人次,庭审142场次622人次,宣判83场次530人次,协助563名辩护人远程会见557名被告人,审结案件190件,把疫情影响降至了最低。另一方面,坚持精准施策,持续推进“黑财清底”。全省法院既坚持准确把握“黑财”认定标准,又及时收集固定“黑财”执行线索和证据;既坚持及时查扣显性“黑财”,又坚持深入挖掘隐性“黑财”,最大限度确保执行到位,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。建立生效判决执行“绿色通道”,实现立案、判决、执行无缝对接,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,大幅缩短了程序流转时间。对涉案财产种类多、数量大、利害关系人多、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,组织有民事审判、执行经验的法官共同研究,集思广益,厘清财产关系,明确处置方法。依托执行攻坚平台,有效运用网络查控、悬赏执行等手段方法,持续加大执行力度。把生效判决财产执行情况与黑恶罪犯减刑、假释挂钩,倒逼有执行能力的罪犯主动履行。“六清”行动以来,主动缴纳、退赔各类涉案财产价值达313.09万元。注重处理好“打财断血”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,准确区分公司、企业用于正常经营和支持犯罪组织的财产,依法保护合法财产和合法经营,服务好“六保”“六稳”工作大局。妥善分割被告人家庭财产份额,依法查扣和处置转移至他人名下的涉案财产,做到应追尽追、当执尽执。通过返还合法财产、督促退赃退赔、判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等方式,及时“挽损续血”,最大限度维护被害人、案外人合法权益。专项斗争以来,累计判处财产刑3032人,其中判处没收个人财产89人,并处或单处罚金2943人,判处罚金总额共计人民币3.92亿元,执行到位财产价值9.2亿元,“打财断血”成效明显。
下一步,全省法院将深入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、最高法院的工作安排,组织开展集中攻坚行动,8月中旬集中宣判一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,9月底前集中执行一批涉黑涉恶财产,11月底前集中清查移送一批涉黑涉恶“保护伞”“关系网”线索,每月集中宣传一批专项斗争成果,坚决打赢“山东战役”收官战,确保按时圆满完成专项斗争各项目标任务。